糖果包裝龍頭企業 真公關 假走塑

Only genuine actions will lead us to Plastic-free

(2020年6月10日新聞稿) 香港2019年預先包裝糖果產品 (朱古力、香口膠、糖)生意額達41億元,但同時消耗掉3.4億個塑料外包裝,當中還未計入獨立包裝。本會指出,糖果塑料包裝沒要求用上統一的塑料、不少還使用複合物料、而大部分包裝欠缺回收標示,或被食物污染,近乎不能回收,往往淪為垃圾。
 
本會促請各糖果食品國際巨企,製定適合香港的減塑目標,帶頭增加裸買、非塑料包裝的銷售模式,而非「真公關,假走塑」。至於香港政府,可參考新加坡強制要求業者匯報包裝量的政策,從供應鏈角度,加強減塑成效。
 
據本會取得的市場調查數據,瑪氏食品(MARS)、費列羅 (Ferrero)、雀巢 (Nestle) 三大品牌,高佔全港近四成的糖果市場。這些國際品牌在2018年承諾2025年前會落實系列的走塑措施(見表),例如「包裝有清晰回收指示」、「100%包裝為可回收、重用、降解的物料」等。
 
然而,本會去函這些企業查詢在港落實減塑的進度 (提問見下),結果反應有欠積極。除雀巢表示有專責同事跟進在港售賣的包裝數據外,Ferrero坦言沒有相關統計。MARS回應最為消極,除重申國際承諾外,再沒補充。


此外,本會過去兩個月調查了全港13家有販售預先包裝糖果產品的超市及連鎖店(百佳、惠康、U購、一田、Aeon、Citysuper、Three sixty、瑪莎、無印良品、零食物語、759阿信屋、品味1+1、優品360),檢視逾四百種糖果產品(同款不同味道算一種產品)後發現,多於一半(53%)產品的包裝沒有回收標示,品牌也沒有提供裸買、可重用包裝商品及回收渠道。
 
綠惜地球發言人指出,香港糖果市場過去五年累計增長15%,從以上調查發現,這些主宰本地糖果市場的龍頭企業,過去並沒有為其包裝走塑出一分力,未來的減塑策略亦依賴塑膠物料,漠視本港欠缺回收及再造有關包裝設施的現況,質疑在這樣的國際承諾下,本地塑膠包裝只會繼續淪為塑膠垃圾
 
本會發現,即使在加強回收上,三家企業分別在澳洲、德國及美國有投入資源及科研,協助前線回收、支持研發分揀及回收技術。反觀香港,根本是交白卷,也拒絕回應本地的減塑進度,本會質疑這些巨企是「真公關,假走塑,表現令人失望。」
 
綠惜地球促請糖果品牌公開進口香港的包裝消耗量,推動裸買、使用非塑料包裝等替代方案;若真是無法避免使用塑膠物料,務須在包裝上印上清晰的回收指示,以及承擔回收再造包裝廢物的責任。
 
鳴謝:調查員Linus Cheung、Lawrence Yeung,市場分析師Emily Yuen
 
 
傳媒查詢: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劉兆朗先生;綠惜地球創辦人及總幹事劉祉鋒先生 3708 83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