廢膠管理鏈崩壞 再造廠「無米落鑊」


 
數學題:小明一家四口,每人要吃兩大碗飯才不會餓肚子,不過米飯太貴,每天只能煮兩碗。結果怎樣?
如果一定要有人吃飽,就只能滿足一個人,其餘三個便要勒緊褲頭,但長此下去不是辦法;若果均分,四個都無法滿足,頂得一餐,頂不到第二、三餐……
 
這樣的數學題,難解難計,但也絕非數學題那麼簡單。
 
每年8萬噸廢塑料 落入堆填區
 
年底前,香港會有三家較具規模的廢塑膠再造場加入投產,連同已在營運的兩家,每日可處理接近200公噸廢塑料,其中飲品膠樽PET約佔一半(90公噸)。然而,2018年香港整體廢塑料的回收率只有7%或168公噸。若細分當中PET膠樽的出口回收率,更少得可憐,僅得0.2%。
 
筆者非常懷疑,這樣的回收量能否撑得起五間工場的運作,否則就像文首的例子,要不是集體「餓肚子」,便是有人撑不住倒下。那是我們最不樂見的情況。
 
再造廠「無米落鑊」,絕對不是因為香港欠廢塑料。相反,我城每日平均棄置2,343公噸廢塑膠(2018年數據)。問題是,整個廢物管理鏈條斷裂,缺乏可靠有效的回收通路,以致大量有用的廢塑膠,無法流入再造處理設施。在2018年,全港共有八萬多公噸廢塑料落入堆填區、遺落郊野和大海。
 
停審議垃圾徵費 打擊回收工作
 
2013年,中國收緊廢塑膠進口前,廢膠有價有市,拾荒者都會撿拾膠樽,廢物鏈條看來牢固得很。可是隨着內地實施嚴格的「綠籬行動」,膠價應聲急挫,鏈條逐步崩壞,同年甚至發生食環署外判商把三色桶的廢膠扔到垃圾站的惡行,從此在市民心中烙下「回收桶膠樽都拿去丟掉」的印記。
 
近年,傳媒一而再再而三揭發回收塑料瓶被丟到堆填區的醜聞,公眾對回收系統的信任崩盤。如此一來,回收意願進一步被削弱,回收率沒有最低只有更低,形成惡性循環。
 
前幾天(22日),立法會通過終止審議垃圾徵費條例草案,令這條醞釀十五個寒暑的法規胎死腹中,進一步打擊回收工作。法例過不了,除了建制派議員「拉布」,政府沒對症下藥搭建鏈條做好配套,同樣責無旁貸。
 
法例無法落實,環境局「表示失望」,同時指出「政府會繼續加強各項減廢回收措施」,推出「減廢回收2.0」,包括提升社區回收網絡、推出「塑膠回收先導計劃」(即「中央收膠」)和簡稱RVM的膠樽回收機云云。
 
中央收膠嚴監管 重拾公眾信心
 
這些措施都重要,但我們依然期望環境局能告訴大家,預計他們能夠把廢塑膠回收率提高幾多?若果無法重上雙位數字,難免造成「做咗當做好」的觀感,令人看不到政府的減廢決心,萬一有再造場撑不住,便更糟糕了。即使在下屆立法會重提垃圾收費政策,只會更難獲得政黨支持,惡性循環惡上加惡。
 
膠價再賤,每噸賣價也以數千元計,其實不低。真正拖垮鏈條的,其實是物流和土地成本過高等因素。而在環境局推出的各項措施中,又以「中央收膠」最具策略意義。因為政府免費替公私營住宅、學校和公營機構收集膠樽、膠桶、背心袋、微波爐膠盒等廢塑料,等於承擔了回收商不願掏出來的物流開支,增加入場意慾。
 
與此同時,環保部門也聲稱有較佳的監管方案,避免收集得來的廢品落入堆填區。把這兩者都做好,便有機會讓公眾對回收系統重拾信任。
 
只不過,要中央收膠發揮效果,必須有一定規模。這計劃今年內只在港島東區、觀塘及沙田三區推出,至於其餘十五區何時加入,目前並無時間表。也因此,綠惜地球、綠色和平、綠色力量、綠領行動和長春社一致呼籲現屆政府在2022年離任前,於全港落實中央收膠計劃,建立可靠完善的回收網絡,挽回公眾信心。
 
這樣的話,待新一屆立法會再推出廢物收費時,才有更大把握爭取各界支持。
 
附件一:香港廢塑膠回收率
 

 
朱漢強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
2020年6月27日《香港經濟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