嫌水還不夠燙嗎?

 
不用水晶球也能預視,格陵蘭的冰層終會消失,我說的。8月13日,科學期刊《Communications Earth & Environment》刊登研究,指出格陵蘭冰層的降雪量已經追不上夏季的融冰速度;一旦全部融化,海平面將被推高6米,相當於兩層樓高,足以淹沒眾多沿海城市。
 
格陵蘭融冰,其他地方的冰層能倖免嗎?8月4日,加拿大最後一副完整冰架在數日間崩塌,至少四成面積消失,大小有如香港島。類似氣候變化的哀鐘,近年接連敲響;我刻意把2006年的一響保留下來,那是一份有關氣候變化對香港發展商影響的報告。
 

 
這份由里昂証券發表的報告,封面圖片是港島地標建築中國銀行及周遭大樓,中銀前還有帆船駛過,而一眾樓宇則淹沒維港之中。根本就是《明日之後》的超現實景像。這當然是設計圖片,但報告標題放諸今日,很有寓言意味:《從繁榮都市到慘霧之城 不作為的後果》 (Boomtown to gloomtown, The implications of inaction)。中環變水都,該去怪誰?怪全球氣溫提高攝氏兩至三度?怪格陵蘭冰層不再?還是怪高升六米的水位?
 
眼中都是鈔票的証券行,何時關心起氣候議題來?
 
這樣說吧,倘若水位升高六米,維港兩岸會是怎生光景?報告為各大發展商做了資產損失估值,結果不難想像:無論甲級寫字樓抑或名店林立的購物商場,同樣損失慘重。其中又以恆基最傷,預計會蒸發15億美元,其次是九倉的12億美元、緊接是香港置地的11億美元、新鴻基地產8億美元、太古集團5億美元和希慎的4億美元。把這些「億億聲」的美元兌成港幣,當年的報告算出四百多億港元,換算現值或未來的價值,將更令人咋舌。
 
報告警告世人——當然也包括香港人——別撟埋雙手,無動於衷。何況這還不是最壞的末世風景。當南極洲也失守時,全球水平面將被推高25米,家住九樓以下的朋友,不懂潛水也不成。
 
從報告刊出至今,14年過去了,世人有認真應對氣候變化嗎?文首提及冰雪不再的例子,是刮在臉上的一巴掌。
 
瑞士學者Konrad Steffen 是全球研究氣候變化的先驅,深耕逾40載,證實氣候變化導致格陵蘭冰蓋快速融化,亦使冰蓋愈加脆弱。8月8日,Steffen 在格陵蘭的研究站附近墜落冰隙身亡,享年68歲。事發地區過去不曾有冰隙,這是氣候暖化的殺戮。Steffen用生命敲響了最後的警鐘。
 
當冰雪不再,我們卻還像泡熱水澡的青蛙。
 
朱漢強
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
2020年8月22日 香港經濟日報 國是港事 (本文為加長版)